遠離運動傷害

關鍵字:保健常識

  48歲的王先生,平常是個久坐的上班族,當一逢週末假日,從早上到黃昏,盡情的享受他最喜歡的網球運動。但運動後,每次都全身酸痛,尤其是右肩部、右肩胛區與背部,嚴重的話,甚至無法上班。


  32歲的張小姐,從小就不喜歡運動,平常亦無運動的習慣。近日為了減肥,雖然心不甘情不願的,但還是勉為其難的去跑步,卻三不五時的扭傷腳踝,弄得她心情更差。


  區先生喜愛足球運動,一個禮拜他都會去足球場運動三至四次,亦樂在其中,每次運動後他都覺得心曠神怡。不幸,三天前,當他在足下運球往前衝時,不慎踩到足球場上的石頭,以致右腳踝嚴重扭傷與淤血,將休養一段時間無法踢足球,這對歐先生來說,不啻是個折磨、更是個酷刑。


  適當的運動可增進健康與自信。但是,運動中,一不小心將造成運動傷害,如何避免預防運動傷害、和及早治療;讓傷害減至最低、與早日痊癒,是每個運動者必須具備的常識與知識。


  凡是與運動行為有關所發生的一切傷害,無論是直接或間接的傷害都稱為運動傷害。有些是一次巨大的力量、或突發性的暴力,對身體組織所產生的破壞作用;有些是累積多次微小傷害的結果。幸運的是,一般業餘性或娛樂性運動者所發生的運動傷害,大部分嚴重程度都很輕,如瘀青、挫傷等等。少數人會有較嚴重的傷害如肌肉拉傷、肌肉斷裂、韌帶扭傷、斷裂、關節扭傷、骨折等等。更甚者,極少數如頭部外傷、脊椎損傷、胸腔內出血,就可能致命或有嚴重後遺症。


  發生運動傷害的原因可分為1、運動者本身,及2、場地或裝備的缺陷兩大主因。在

1、運動者方面

 (1)、熱身(暖身)不足、賽前賽後軟組織伸展不足:肌肉僵硬時,不但肌力減退而且容易發生肌肉抽筋(cramp)或拉傷的現象。例如前述的王先生與張小姐。而且為了預防「運動後的酸痛」,賽後「軟組織的伸展」更是不可忽略。

 (2)、心不甘情不願的去運動:運動不僅要「暖身」更要「暖心」,心不甘情不願的去運動,造成專心度不足與協調性欠佳,如此易造成運動傷害或意外。例如前述的張小姐。

 (3)、運動技巧錯誤或不熟練:譬如網球單手反拍,若擊球點不在身體前面,不藉助肩膀與身體的旋轉力量,單單以肘關節為支撐點來揮動球拍的話,則容易造成手肘外側或前臂外側疼痛,即俗稱的「網球肘」。

 (4)、運動或訓練過量:容易造成過勞性的傷害。譬如前述的王先生,平常不運動,但當一逢週末假日,卻運動過量,如此不但易運動傷害、亦對心臟功能有害。另一個例子就是跳躍太多引起的膝蓋肌腱炎,常見於排球、籃球、羽毛球、跳高或網球等運動。

 (5)、身心狀況不佳:造成專心度不足與協調性欠佳,如此一定造成運動傷害或意外事件。

 (6)、過度緊張:引起肌肉協調不良,容易引起肌肉或肌腱拉傷,或韌帶扭傷等。

2、場地或裝備的缺陷:運動場地有坑洞、石頭、設備不良或護具不足等等,都可能造成運動傷害或意外事件。例如前述的歐先生。


  「預防重於治療」,對運動傷害尤其重要。因此在運動前需有足夠的熱身與拉筋,以減少運動傷害的發生;運動結束後,亦別忘了「賽後軟組織的伸展」,以預防「運動後的酸痛」。保持愉快的心情運動,不要心不甘情不願的去運動。運動強度需循序漸進增加,不要好高騖遠一下子增加太多或太快,保持雖然喘但仍然可以與他人說話的程度;若喘的無法與他人對話,即表示運動強度對你而言太強了。運動頻率,起碼需一個禮拜三次、或每隔兩天運動一次。不要每次都從事相同的運動,最好兩三種運動交替從事,例如禮拜一跑步、禮拜二游泳、禮拜三騎自行車、禮拜四跑步、禮拜五游泳、禮拜六騎自行車,如此交替循環,以避免單一運動與單一肌肉群的過度使用,而造成的肌肉不平衡與過勞性的傷害。游泳亦最好蛙式、自由式、與仰式交替循環使用,例如:第一個50公尺游蛙式、第二個50公尺游自由式、第三個50公尺游仰式、第四個50公尺游蛙式、第五個50公尺游自由式、第六個50公尺游仰式等等,以減少單一姿勢造成單一肌肉群的過度使用,而造成的肌肉不平衡與過勞性的傷害。至於運動技巧,從事任何運動前,最好找教練或老師上個幾堂課,學會正確的基本姿勢與節奏感;否則養成不正確的觀念或姿勢之後,不僅容易受傷,要修正回來,也相當不容易。


  當發生運動傷害時,應立即處理。處理的順序為:保護(Protection)、休息(Rest)、冰敷(Icing)、壓迫(Compression)及抬高(Elevation)。「保護」是不要增加嚴重度與引發再次傷害;「休息」是為了減少由於繼續活動所引起的疼痛、出血與腫脹現象,並防止傷勢惡化;「壓迫」及「抬高」患部的目的,也是為了止血與止腫:「冰敷」可止血與止腫外,尚有止痛效果。挫傷、瘀青、輕度肌肉拉傷和韌帶扭傷,經由上述處理方式並在適當的復健治療後,都可在短期內痊癒。


  若是嚴重的肌肉斷裂、韌帶斷裂、骨折,則必須由專科醫師手術治療。另外當肌肉抽筋時,必須馬上休息、按摩,使肌肉慢慢放鬆。千萬不可以用力踢足底,以防跟腱斷裂。


  俗語說:「要活就要動」。運動,可強身、減肥、塑身、增進健康、增加自信、引起歡愉、進而延年益壽等等;就是不要有運動傷害。若為了運動傷害而斷絕往後的運動生涯,則是最不樂見的結果。只要注意上述所敘述的內容,則可遠遠的遠離運動傷害。在此先預祝各位「運動快樂」。Enjoy your life!


資料提供:耕莘醫院復健科 黎瑞昌 醫師

推薦相關課程
開課日期課程名稱
目前沒有相關之課程!